跳到主要内容

04

1. 只有散步,我们才是真的聊天

2. 青砖与红砖

清朝以前,中国流行的都是青砖青瓦,只有少数宗教建筑才会选择红色

红色真正成为主流是列强在中国沿海地区殖民

例如青岛的德国建筑,同时又把工业化生产的现代红砖技术带了过来

红砖不如青砖耐用,但是红砖便于工业化生产

青砖生产流程太复杂,需要在缺氧的环境下闷烧

农村启用红砖差不多要建国后

我们家在村里就是比较富有的,80 年代红砖房,在村里都属于比较稀少的。

3. 外地人终究回到老家

其实大城市对于外来人,始终都是:原始积累+挣点钱 回老家,去下一级城市置业安居。。

老白男也是打工一辈子,退休去东南亚,非洲消费

只是早些年有窗口期让一部分人留下了,产生了错觉

其实不是房价高,而是本地人吧,有房有车有户口,有工作就能活,还比你有人脉有家底,你拿啥跟人竞争?

什么时候也是只有极少量精英能进来。

4. 有钱人多是高修为

稻盛和夫:你一天收入 100 元,有人骂你,你很生气;你一天收入 1000 元,有人骂你,你会不屑;你一天收入 10000 元,有人骂你,你会毫不在意,甚至同情骂你的人